
新规将港股市集IPO打新的最高杠杆降至10倍
文|《财经》特约撰稿东谈主 成孟琦
针对近期港股市集IPO(初度公开募股)超高倍数融资认购赋闲,香港证监会于2025年3月20日晚,向执牌机构发布多项指引。
据悉,本次指引旨在强化风险处置机制,勤苦市集过度杠杆化,保护投资者免受潜在财务冲击。指引当中最勤苦的一项,是向投资者收取10%最低预支认购资金,即最高允许10倍杠杆,这意味着港股市集百倍打新将成历史。
此外,对渊博投资者而言,这次新规发布最大的影响在于,连接加大了对一东谈主多户打新的打击力度的同期,融资杠杆回到了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港交所推出的新股结算平台)系统上线已往。
“咱们必须确保执牌机构及投资者在参与初度公开招股认购行径时,能灵验地处置风险。这次提供昭彰的指引,激动香港成本市集连接杀青肃肃增长。”香港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本质董事叶志衡暗意。

百倍IPO融资打新成历史
香港证监会最近完成了对数家执牌机构的初度公开招股融资行径的检视,发现机构存在欠妥行径,尤其是一些执牌机构曾采选不严慎和过分跳动的融资手法,承袭超出其客户财政才气的认购勾搭。
香港证监会提到,在一些个案中,执牌机构聚焦初度公开招股股票的认购水平或预期认购率,而非客户的财务情状,这可能会令客户出现过度杠杆情况,并使执牌机构自身濒临更高的客户毁约风险。
把柄访谒,香港证监会发现执牌机构的三大欠妥之处。
一是信贷监控圭表缺失。部分执牌机构向客户提供初度公开招股融资时,主要聚焦初度公开招股股票的认购额、预期认购率,而非客户的财务情状。此举可能令客户出现过度使用杠杆的情况,并使执牌机构濒临较高的客户毁约风险。
二是资金安排缺失。部分执牌机构对未缴足资金的初度公开招股认购勾搭收取极低的预支认购资金,过度依赖公司自身的资金或信贷额度来知足预设资金条款。此举对公司的财务、流动性形成纷乱的压力。
三是处理认购资金缺失。执牌机构在其日常的客户款项转拨过程中,莫得顾及并未存放在指定银行作资金阐述用途的认购资金,导致未有将扫数客户款项存放于零丁银行账户内;部分执牌机构莫得实时地将从指定银行或贷款中介东谈主在抽签过程后开释而未退还客户的款项,于收款后一个商业日内存放于零丁银行账户内。

打新杠杆最高为10倍
鉴于这次检视的着力,为幸免投资者承担过度风险,议论到《财政资源礼貌》下的资金礼貌后,香港证监会条款执牌法团落实多项圭表。
这些圭表包括:初度公开招股融资中,投资者参与IPO融资时需预支至少认购金额的10%,杠杆上限被锁定为10倍。执牌机构若念念提供10倍杠杆,还需在客户贷款前评估其财政才气,并在有需要时收取最低金额10%的预支认购资金。
此外,执牌机构应将投资者认购资金妥善地存放在指定银行零丁账户内,还应将认购不堪利的打新资金退还给客户,或存放于零丁银行账户内。
执牌机构应采选合理关键以确保就初度公开招股认购而提交至FINI的客户识别信息是准确的,执牌机构须优先使用香港身份证或护照核实客户身份,并保留齐备稽察纪录。如投资者在“KYC(Know Your Customer,尽责访谒)”中身份讲明存在疑问,需采选零散的核实关键。
2024年以来,伴跟着港股的估值归来及外资回流,港股IPO市集申明鹊起。
此外,港交所于2023年11月推出新股结算当代化平台FINI。在此之前,新股申购资金冻结长达半个月,带来的着力是融资打新利息高企。FINI轨制延长后,从申购开动到新股上市时辰裁减,且申购金额达到一定进程,可把柄礼貌减少交纳资金。
FINI平台推出后,香港券商纷繁推出零息打新,把柄场所不同提供10倍至百倍的零息杠杆。具体看来,2025年上市并进行公缔造售的12只新股中,布鲁可和蜜雪冰城的逾额认购倍数超5000倍,古茗逾额认购倍数达194倍。而在这12只新股中,首日破发的有3家,戒指3月21日收盘,股价跌破刊行价的有4家。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曾暗意,早在FINI推出时已向业界发出通函,条款券商就IPO认购融资处事制定审慎融资计谋,幸免过度假贷。近期,更是防范到新股IPO时公缔造售部分获数千倍逾额认购,但一段时辰后即“破发”情况。
2024年港股市集有70只新股上市,其中24家出现上市首日破发,占比达34.3%。

背负剪辑:张恒星